一、全面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展成效
2023年,我国外部环境变乱交织,经济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多年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平稳运行。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新冠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对全球经济实际增长的贡献超过30%,仍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就业物价基本平稳,前11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2022年低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突出体现为一产稳、二产增、三产快,结构趋优、走势向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其中制造业增长4.7%,电气机械和汽车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预计均在940万辆左右,汽车出口有望突破500万辆,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较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
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重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C919大型客机实现商业运营并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集成电路、高端芯片、仪器仪表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