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致富 >>创业致富 >> 北京市大兴区:农民富起来 乡村美起来
农村创业优势
更多

  在市场化的今天,农业创业带头人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杰出人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他们是农村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   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自然环境做适当的养殖或者结合当地的特殊资源做一些产品,推向市场。   例如在山里养野猪,野鸡。特色食品加工等等。

农村创业天地宽,我国农业、农村有巨大市场。而且在农村创业有几方面的优势:

农村资源

  在中国大部分农村都比较落后的,以自己种的粮食的一部分饲养家禽为主的小结构经济。农民年收入是很低的,而他们的劳动力是最低廉的。农村完全可以利用自产的大量粮食饲料积累转为经济,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满足种植业的需要,以此来满足家庭经济的最低要求。因此发展特色种养业是农民们最实在,最实惠,而且很容易被接受和积极欢迎拥护的致富之路。

政府扶持

  今年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各省市对养殖、种植业有很多资金扶持,特别是特种养殖以其投资少、周期短、市场大、效益高更是成为众多投资者和农民朋友的首选项目。

详细内容

北京市大兴区:农民富起来 乡村美起来

核心提示:冬日午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西北,一片榆树林下,村民李树才正精心喂养村里的“林下走地鸡”。“北京油鸡肉质鲜美,市场售价高;‘九斤红’出肉量大,单只能长到10斤以上;‘绿壳柴’、芦花鸡产蛋量高。”对各个品种,李树才如数家珍,“在村里养鸡,每月收入3000元,工作稳定还能照顾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发展林下养殖、林

 

 

冬日午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西北,一片榆树林下,村民李树才正精心喂养村里的“林下走地鸡”。

 

“北京油鸡肉质鲜美,市场售价高;‘九斤红’出肉量大,单只能长到10斤以上;‘绿壳柴’、芦花鸡产蛋量高。”对各个品种,李树才如数家珍,“在村里养鸡,每月收入3000元,工作稳定还能照顾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特色产业,小黑垡村的2500多亩林地成了村民增收“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韩森介绍,村民年人均收入已从2016年的不足6000元增至2023年的3.5万元,“村里还设置了林地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为低收入家庭提供130多个就业岗位。”

小黑垡村的红火日子,是大兴区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落地“促进农民增收21条”措施,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2023年前三季度,大兴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实现稳步增长。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耕地保有量占全市约1/6、蔬菜产量占全市近1/3,作为北京市传统农业大区,大兴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重点,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发力。“十四五”以来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2023年推广高产高效新技术16项,建成北京市规模最大集约化育苗场,全区年育苗量1.8亿株。

在庞各庄镇一个大型集约化西瓜育苗场大棚里,育苗人员正在娴熟选苗。再过几个月,绿油油的瓜苗将被送到瓜农手上,开启新一年的“西瓜季”。

大兴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寇玉山介绍,为提高种苗质量,大兴区在“西瓜之乡”庞各庄镇支持建设了14家西瓜集中育苗场,育苗供应面涉及全区9个镇1.12万余户瓜农。优质的种苗供应保障了大兴西瓜的品质和美誉度。2023年,“大兴西瓜”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农民富起来,农村也在美起来。走进礼贤镇龙头村,道路整洁、院落宽敞。“过去,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村民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永说,随着日子好起来,村里成立了环卫、绿化、维修、消防等管护队伍。

“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心里也敞亮,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成了村里的文明新风尚。”刘宗永说,继2021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后,2023年龙头村又入选北京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着力补齐短板,大兴区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完成308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345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2023年,大兴区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地特色,积极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区。

不断提升的乡村环境,也带动大兴区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北臧村镇诸葛营村在诸葛美庐、永定轩等特色民宿中融入种植采摘等元素,打造特色品牌;魏善庄镇半壁店村探索“民宿+沉浸剧”文旅农发展新模式,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强区先强农,兴城必兴村。2022年,大兴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这既是‘成绩单’,更是‘责任状’。”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说,大兴区将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