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 曲靖: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起来强起来
详细内容

曲靖: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起来强起来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把滞销蔬菜加工成梅干菜,再把加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用于非食用冰的生产。对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废菜叶沉淀泥再次加工,做成有机肥用于蔬菜种植,真正做到了农业资源的二次利用。”陆良灿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郑自琼介绍,公司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北京、上海等地,2022年,累计销售蔬菜56万吨,日处理剩余、滞销及尾菜30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

近年来,曲靖市高度重视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坚定不移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围绕打造高端绿色食品基地,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大力强化招商引资,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曲靖市出台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涉农项目支持、财政奖励扶持、金融服务支持、要素服务保障等具体措施,以政府引导、财政扶持、主体发展的模式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农业经营主体达37703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791户、6943个、7428个,分别占全省的11.51%、10%、9%。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引领者,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曲靖市坚持内培外引强主体,精准招商培育龙头企业,“个转企”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打造“链主”企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市场主体。目前,培育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327户、省级龙头企业142户、国家级龙头企业4户,盐津铺子、大北农、河南鼎元等企业在曲靖落地生根,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22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3:1,2023年有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位于陆良县三岔河镇的云南曦野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藜蒿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以及肉牛饲养、深加工、销售为主的现代农业公司。2022年,该公司率先在省内试点成功“藜蒿与肉牛”“藜蒿与优质水稻与野生鲫鱼”的绿色循环生态种养模式,将本地大棚稻、菜和牛肉引向生态高端消费市场。

“公司利用藜蒿的下脚料饲养肉牛,牛粪制造成有机肥还田,牛肉通过餐饮店销售,藜蒿与水稻轮作等方式,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由种植养殖第一产业进入到藜蒿加工、运输的第二产业,到‘蒿香系列’产品进入餐饮服务体验店的第三产业,最大化发挥了农产品的价值,实现了产业间的相互促进。”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宏怡介绍,通过产业链的融合,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就近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旺季时该公司日均用工量达800余人。

2022年,曲靖全市纳入农业农村部门统计的经营主体实现销售收入309.92亿元,其中,龙头企业269.3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8.6亿元、家庭农场22亿元,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55.8%。2023年1至9月,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9.19亿元、同比增9.73%,完成总产值240.10亿元、同比增13.17%。

seo seo